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新闻中心>坪山要闻>

创新探索积极构建“和谐坪山”“法治坪山”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18-12-21 09:09 坪山新闻网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积极推广坪山首创的“阳光调解”新模式,组建96个人民调解组织,大力推进多元化调解党群服务站全覆盖,坚持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构建“1+1+6”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实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优秀项目库遴选计划,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建成区级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

这是坪山区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统揽,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坚持从多方面、多维度、多领域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治理成果全民共享,推动城区和谐稳定的缩影。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是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坪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行政区挂牌成立以来,坪山努力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创新探索纠纷调解机制,“和谐坪山”、“法治坪山”的美好蓝图正在一步步走近现实。

完善调解网络化解基层矛盾

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历来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此,坪山将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建设人民调解组织,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取得明显成效。

“多亏了你们调解,才让我们收回了投资款。”市民许女士和朋友为处理与某投资管理公司的经济纠纷,历时5个月仍没有进展,坪山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了解情况后,通过相关部门多次协调,最终达成了由该公司退还11名投资者近400万元款项的协议。

这是坪山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组织促进辖区稳定有序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坪山目前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共96个,全区共有专职兼职调解员354人,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共2991起,调解成功2833件,成功率达94.7%。

提起调解工作,2017年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的潘名汉是坪山区乃至深圳市响当当的名片。他探索创新出的“四个一”调解模式,即“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调解、第一回访”调解方法,被誉为“阳光调解”模式,获得上级部门高度肯定。

“其实很多社会事件都源于小矛盾,很多纠纷一开始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调解工作需要用法治思维来解决,也要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提出诉求,调解委员会有责任通过普法防止纠纷,提升影响力。”潘名汉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表示,随着坪山区人民调解组织的不断完善,普法宣传的深入展开,社区居民遇到纠纷或矛盾,主动要求调解组织介入的事件,越来越多,这也说明法治建设在基层确实取得了效果。

潘名汉的体会,正是坪山积极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形成街道、社区和居民小组三级排查体系,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带来的显著变化。

坪山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方面,注重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对接,设立法援律师工作窗口,在辖区各派出所设立驻所人民调解室,实时调解矛盾纠纷;推广远程在线纠纷解决方式,建设在线司法确认功能调解室,建立集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推行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司法调解”的创新模式,第一时间获取调解案件信息,及时对收集的信息分类梳理,并派遣合适的调解员及时调解处置,对矛盾纠纷处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过程监控、评查回访,加强与群众互动,推动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规范化,有效提高司法调解工作成效。

不断发展壮大专兼职人民调解员、信息员和自愿者队伍,组成了坪山严密的调解信息网络,基层化解矛盾效能大为提升,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创新驱动构建多元治理格局

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对公共事务中来,形成社会治理人人有责的局面,才能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坪山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努力构建健康良好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诸多举措让人面目一新。

为推动法治建设落到实处,坪山成立“四级同创”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落实法治建设纳入全区干部、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中。此外,坪山积极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完善政府决策与行政执法公示制,依法公布权责清单,全面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设立、实施和监督管理,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在主动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方面,坪山细化政府信息申请公开工作的流程、服务方式和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率和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率达100%。

去年年底,坪山区召开法学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来自各方面的90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据悉,法学会是坪山区委区政府联系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坪山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推动基层法治实践、建设法治坪山的重要力量。在此后的工作中,法学会积极发挥调查研究、参谋助手、宣传引导和桥梁纽带四个职能,在法治政府决策咨询中发挥智库作用,为新时代法治坪山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坪山还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三项创新工程”:一是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方式。构建“1+1+6”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即成立1个区级社会组织总会,6个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和1个区级社会组织服务园。二是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实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优秀项目库遴选计划。三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和方式,探索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社会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打独斗’,法治建设同样需要引导和培育。”坪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优秀项目库遴选计划为例,其目的就在于善用创新思维,提炼挖掘一批涵盖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培育健康心态、引导矫正安帮、参与法律援助、助力诚信建设等的社会治理创新项目。从如今的效果来看,不少项目创新性突出、专业性和可复制性高,呈现出紧扣坪山区发展大势与区域发展实际、项目投入小社会效益高、与“互联网+”等新思维新技术融合等特点,代表了坪山区社会治理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最新探索方向。

除此之外,坪山区强力推出覆盖全区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多样化建设等“三大建设”,强化基层健康心理服务基础。今年6月,坪山区社会心理关爱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公益心理辅导热线同时开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坪山市民提供阳光心理关爱服务,促进健康社会心态建设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据悉,构建以区级服务中心为枢纽,覆盖从街道到社区、从园区到企业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服务网络,是坪山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年底将在2个街道、2个社区试点推广,2019年扩展到4个街道12个社区,2020年将实现6个街道、23个社区全覆盖。

强化服务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困难,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的基石。坪山区以着力补短板、兜底线、优服务、强管理为抓手,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领域,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你对社区发展有何建议?”“你希望政府从哪些方面加强服务?”这是坪山创新推出的“民情志愿服务项目”,“1+6+N”民情调查工作机制,即1个区级中心,6个街道级分中心,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覆盖,100余名来自企业、社会组织、义工团体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民情服务工作中来。民情志愿者重点关注社会治理的矛盾调处、心理健康、矫正安帮、法律援助、诚信建设等领域,多渠道多方式地发现、搜集、报送、处理、反馈民情信息。这一举措,既为坪山区把握社会治理领域的民情民意及形势分析提供了依据,也为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府服务提供了助力。

在法律援助方面,坪山完成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实体平台建设,建立了坪山区法律援助律师库,将部分优秀的志愿团律师纳入,此外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设立的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也入驻成功。截至今年11月份,共有115名律师入库,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238件,占全区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67%,其援助效果显著,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此外,坪山区有关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正有序开展,从2018年4月18日起,已受理检察院通知辩护刑事案件16起,法院通知辩护刑事案件73起。

此外,坪山还积极探索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的“坪山模式”,印发《坪山区关于鼓励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成立由区综治部门牵头,公安、住房建设、城管、街道综治部门等单位参加的区、街道两级物业管理综合治理监督委员会,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小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物业管理模式,构建“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议事协调机制,根据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城中村等不同物业类型,分类推进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坪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密结合坪山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力争在2021年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先行街道(社区)100%全覆盖,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钟远平 李燕辉)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