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新闻中心>坪山要闻>

坪山“三大工程”助推经济提速

加快打造深圳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8-01-26 09:17 坪山新闻网

坪山加快打造深圳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刘婷婷)坪山要努力攻坚突破,推动东部中心建设全面提质提速。1月25日,坪山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坪山区区长陶永欣代表坪山区政府向大会作报告。

2017年,坪山主要经济指标抢眼:初步预计,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7.7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亿元,同口径增长30%;全口径税收收入106.3亿元,增长27.6%,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2018年,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如何乘势而上,谱写坪山跨越发展新篇章?坪山在经济上提出实施“东部创新高地建设工程”“实体经济强基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等三大工程,以加快打造深圳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高端创新要素集聚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各区前列

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是过去一年坪山呈现给外界的亮眼印象。

据统计,2017年,坪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增长90.3%。新引进院士团队4个、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千人计划”人才6人、“孔雀人才”18人,分别增长4倍、2倍、3倍和2.6倍。发明专利授权量、申请量分别增长58.4%、63.1%,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为了实现行政区元年的“开门红”,坪山制定多种方式联动的战略目标。

聚焦实体经济,坪山制定了“产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出台“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同时,构建了重点企业诉求快速解决机制,落实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诉求1323项。

聚焦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坪山在2017年新引进了海王全药网等18个优质项目,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开沃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获批。

据统计,2017年,坪山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42亿元,增长13.6%,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179亿元,增长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

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坪山着力提升科技、产业创新能力,把坪山高新区规划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高标准编制高新区综合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制定南片区土地整备实施方案,坪山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并和坪山中心区一同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

在此基础上,坪山召开了首届创新发展大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20条”。盘活释放创新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新增市级以上创客空间4家。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87人,海外团队20个,吴奇、成会明等4位院士领衔在坪山组建了创业团队,王浚、吴孔明等两位院士在坪山设立了工作站,烯材公司首席科学家任文才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聚焦平台搭建,过去一年,坪山吸引了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12家创新平台落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039亿元,增长16.3%。

实施“东部创新高地建设工程”

建立高效专业的园区管理机制

2018年,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和3%。全年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71.4亿元,增长13.5%。

坪山如何在行政区元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乘势而上?

在经济发展上,今年,坪山提出了实施“东部创新高地建设工程”“实体经济强基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等三大工程,以加快打造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

实施“东部创新高地建设工程”,当前,坪山按照“西有南山,东有坪山”的思路,展开了坪山高新区的建设布局。

2018年,坪山将在2017年的工作基础上,建立高位推动、高效管理和专业运营的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同时,对标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深化高新区规划研究,完成南片区、沙田片区总体规划和沙砾片区法定图则编制。

在高新区的土地管理政策上,坪山有望突破创新,实现高品质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完成石井片区绿梓大道等红线范围内年度房屋征收任务,释放土地10万平方米以上,以“校城共建”模式改造提升竹坑片区。

在布局高端创新要素上,坪山力争引进1—2个大科学装置项目、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3—4个市“十大行动计划”项目、6—8家新型研发机构、1—2家海外创新中心,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1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在人才上,坪山实施“龙聚坪山”系列人才政策,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人才工作机制,为人才在坪山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为此,坪山将针对杰出人才引进“按需支持、一事一议”,力争新引进院士团队3个以上、孔雀人才20人以上、海外团队50个以上,并强化“以房引才”优势,启动科学家公馆、坪山人才园前期,力争在坪山就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实现人才保障房“应保尽保”。

实施“实体经济强基工程”

加快构建质量增长型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实体经济强基工程”,以三大主导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质量增长型现代产业体系,是坪山布局2018年经济发展的另一法宝。

当前,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聚焦主导产业的发展,坪山将“量身定做”三大主导产业的提升行动计划。

新能源产业上,坪山将扩大国家新能源汽车基地领先优势,创建全国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示范区,力争新引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3家以上,支持比亚迪进军“世界500强”。

生物医药上,坪山将推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提速发展,支持新产业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广东省医疗器械质监检测所落地,推进一致性评价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实现生物产业产值增加30%以上。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坪山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新引进细分行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规划商用密码产业园等项目。

针对重大项目,2018年,坪山将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投资140亿元以上,力争新引进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优质产业项目3—5个,完成产业用地供应20万平方米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年,坪山将进一步提供产业发展的空间资源,加大“工改工”支持力度,推广“工业上楼”,同时,启动三大主导产业孵化器建设,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小巨人基地、新能源(汽车)基地启动区、城投智园、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建设。

此外,坪山还会加快老旧产业园区连片改造升级,综合运用先租后让、产权入股、异地置换、厂房联建等方式,加快投入运营竹坑第三工业园,各街道分别整理出优质产业空间10万平方米以上,全区新供应创新型产业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

构建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让企业安心在坪山发展,2018年,坪山将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以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为原则,着力构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坪山将开展区、街道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活动,充分利用“智慧经服”平台,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以优化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和服务台账‘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全面减轻企业负担,坪山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完善审批事项分类集中办理方式,试点实施审批承诺备案制,建立并联、容缺的审批制度。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对优质企业实行长期稳定优惠的房租补贴政策。

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坪山将依法公开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环境。探索建立分级分类执法检查机制,减少对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必要干扰,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和透明度。

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坪山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发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公证、律师服务;推动成立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数读

坪山一年变化

2017年是坪山行政区元年,过去一年,坪山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抢抓“东进战略”机遇,扎实开展质量提升突破,全力推进“一心五区”建设,实现了行政区元年的良好开局。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位居各区前列

初步预计,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未含研发支出),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7.7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长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5亿元,同口径增长30%;全口径税收收入106.3亿元,增长27.6%,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高端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增长90.3%。新引进院士团队4个、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千人计划人才6人、孔雀人才18人,分别增长4倍、2倍、3倍和2.6倍。发明专利授权量、申请量分别增长58.4%、63.1%,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

城区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坪山大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中心城区形态初现,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考核排名全市第四。打通荷康路等11条断头路,建成光祖公园和5个社区公园,路网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提升4.2%和10.4%。

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

坪山河干流水质明显改善,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不黑不臭,水质改善情况位居全市前列。公共交通实现100%纯电动化,万元GDP能耗、水耗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2%、13.3%和6.5%,均创近5年最低数值。

民生福祉水平显著提升

九大类民生支出达81.6亿元,增长50.5%,供应民生用地104.8万平方米,增长近5倍。新增病床892张,千人床位数达3.6张,新增幼儿园学位10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2160个,千人学位数达123个。供应、分配人才和保障性住房1.75万套,达历史累计配租总量的五倍。重点品种食品监测、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均达100%。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