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深六条”出台波及周边 临深片区楼市降温 或迎调整期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6-04-05 08:01
坪山新闻网
分享:

业内人士称,临深房价已处于非常高位的水平,与本地主力购房群体大大脱节。图为东莞塘厦楼盘。 本报资料图片

 

深圳周边楼市开始降温

“深六条”出台后波及周边市场,到访量大幅下滑,或将迎来调整期

“深六条”出台后深圳楼市降温,也波及到临深市场。近日,临深片区多个楼盘来访量大幅下滑,甚至个盘出现50%的降幅。业内人士称,临深房价已处于非常高位的水平,与本地主力购房群体大大脱节。深圳楼市预期降温,深圳客大幅撤离后,由于缺乏深圳客的支撑,临深片区或将迎来调整期。

客户到访量大幅下滑

“深圳新政出台前,我们这里还是买房基本靠抢的状态,平均一套房有两三个买家;新政后,突然变得冷清了,那些深圳客好像突然消失一样。”在东莞塘厦一个主打深圳客的楼盘,一名销售员如是说,“其他几个盘也是这样,虽然有小长假的因素,但也不至于降温得这么厉害。”

根据东莞中原监控的数据显示,近一周东莞临深片区以及对接深圳客需求的项目来访量明显降温,如虎门、塘厦、沙田、凤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楼盘的来访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樟木头某个项目的来访量更是下降50%。对接深圳客需求的项目来访量出现大幅降温,反映深圳客流入东莞的需求减弱,市场出现降温迹象。

深圳新政出台后,深圳楼市的热度降温,交投量下滑,3月全市一手住宅成交4461套,同比下降8.1%,环比下跌17.5%。市场观望氛围蔓延至临深楼市。

“深圳客在东莞买房的需求减弱,而高房价与东莞本土主力购房群体脱节,加剧市场的观望氛围。本地购房者承受不起如此高的房价,而深圳客的流入在放缓,这将大大影响主打深圳客的项目的走货速度,临深片区市场热度将迅速降温。”东莞中原地产市场策略研究中心总监车德锐如是说。

临深城市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根据东莞中原、安居客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东莞住宅有塘厦、松山湖、凤岗3个镇区的价格超过2万元,有14个区域的房价在1~2万元/平方米之间,这意味着东莞超过一半以上的区域的房价单价过万元,仅有大石龙片区和水乡片区的局部镇区的房价处于全市的“价格洼地”。

从价格同比涨幅来看,塘厦和大岭山的价格同比增幅超过100%,樟木头、凤岗、大朗、虎门、横沥、松山湖、黄江、长安、沙田、清溪等10个区域的房价同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50%的,东莞多个镇区房价涨幅明显。东莞房价延续涨势,并且房价屡次创新高记录,触及天花板。

2016年3月,全国房价环比涨幅榜中,东莞、惠州以6.7%、6.1%的幅度位居第一和第二名。

新房市场的火热快速蔓延至二手市场,尤其是局部供应紧缺的临深片区和中心城区二手交投迅速升温。临深片区供应紧缺,而深圳客的需求又十分旺盛,推动二手交易的活跃,二手房价格迅速飙升,但从成交量来看,增长较为缓慢。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过快上涨已备受市场各方的瞩目关注,一方面房价过高,不利于东莞、惠州房地产的长远健康发展,而高房价变为二手房后,可接盘的人是少数;其二,房价上涨过快,透支了未来的上涨空间,严重阻碍本地购房者合理购房需求的释放。

临深片区或进入调整期

截至3月底,东莞住宅的消化周期不足4个月,惠州临近深圳片区的库存也不过六七个月,市场供求紧缺的局面在加剧。高预期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捂盘惜售心态强。项目开工进度缓慢以及捂盘惜售心态突出,加剧了市场供求紧缺的失衡关系。市场但凡有货,基本能走量。但随着房价高涨以及深圳新政的出台,买方市场的购房者已进入初步观望期,房价看跌预期增加,入市步伐放缓。

深圳商报记者从58同城、Q房网和赶集网等网络看到,对于临深片区是否值得再去置业,引起较大的分歧,其中有近六成的深圳市民持观望态度,认为临深片区将进入调整期。

“临深片区的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依赖于深圳高房价和置业需求的大幅外溢,在深圳市场进入调整或者观望期时,对这些片区的影响也会随之体现。” 车德锐认为,东莞惠州楼价处于高位水平,后市缺乏深圳客的支撑,房价或遇“拐点”,出现理性回归。靠深圳客需求来支撑的市场毕竟是昙花一现的繁荣,过后仍需要靠本地的主力购房群体来消化。(深圳商报记者 陆剑伟)

 

延伸阅读

受宽松政策频出、楼市回暖影响

多地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日,随着南京、苏州、合肥、福州等地公布2015年公积金贷款情况,记者发现,多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公积金账户几乎出现“被贷空”的现象。分析认为,这与此前楼市回暖不无关系。当前多地公积金账户处于超负荷使用的状态,可能将影响购房者顺利贷出公积金。

● 楼市回暖引旺公积金使用需求

据南京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南京住房公积金个贷比高达104.58%。而个贷率达到85%就处于“警戒”位置,表明公积金“池子”里的“水”少了,这意味着南京住房公积金已经非常吃紧。

下面的一组数字可以验证这一说法。据统计,去年,南京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45万笔,同比增长9.93%。南京新房和二手房去年共成交约20万套。按放贷笔数和成交套数推算,去年每4位南京买房人中,就有1位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

另据南昌发布的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南昌住房公积金资金运用率达101%,同比增长28%,导致南昌不得不借助批量贴息贷款发放公积金。

而苏州的报告显示,到去年底,苏州市公积金资金运用率达99.43%,然而市区则高达117.04%的历史高点。这也就意味着,苏州市区公积金放贷资金超过了归集资金,归集的资金已经不够放款。

楼市回暖引发公积金使用需求的持续旺盛,多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受此影响,郑州百花路住房公积金办事大厅窗口就排起了长队。最近,这里每天都有几十人通宵排队,办事大厅里也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有群众说:“今天早晨不到6时我们就来了,现在排22号。特别难,办得特别慢。”

● 贷款审批放缓、放贷周期延长

而在各地公积金账户吃紧的状态下,贷款审批放缓、放贷周期延长及额度严格把控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时还会导致断贷。比如:南京公积金贷款下款速度就放缓了,当前放贷周期长达半年。福州计划从4月15日开始,暂停办理“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业务,待住房公积金个贷使用率降至90%以下后,再视情恢复。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尤其是一线城市,接下来有可能会在信贷的口径方面予以一定的收缩。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贷处处长陈建功认为,在今年政府去库存的总基调下,房地产供需两端宽松政策频出,使得市场成交量回升,激发了人们购房热情,造成公积金个贷比率随之上升。去年5月以来,放宽了贷款的申请条件、调整了贷款政策,向着宽松方面调整了,符合贷款条件的群体增大了,造成了贷款的发放上升比较快,公积金的存量资金下降也比较快。最终的结果反映到报表上,那就是公积金的个贷使用率,以郑州中心为例来讲,从年初的80%很快上升到96%。

尽管目前多地公积金贷款面临吃紧的问题,但地方政府也都针对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力保群众在有购房意向的同时可以顺利贷出公积金。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近来确实存在贷款审批周期拉长的情况,不过这主要是受业务量激增、处理能力饱和的影响,同时为防范公积金贷款风险,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加强了审核力度。目前上海住房公积金房贷总体平稳,不存在坊间传说的停贷情况。上海市公积金中心正在研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政策。

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洪涛也表示,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办件进度,网上预约排号的功能也在规划之中。

王洪涛说:“延长办件的时间,增加了人员,增设了窗口,比如百花路办事大厅平时一天能录入四十多个件,能够当天办结,而且把以前积压的件继续消化。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会进一步跟进措施,一直到满足群众需求为止。”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邱嘉熙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