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
乱变线 强行加塞 这些你干过没?6成车主自认有路怒症
来源:晶报
发布日期:2016-03-10 07:07
坪山新闻网
分享:

变线加塞

车主“路怒”

 

乱变线、强行加塞…… 这些事儿你干过没?

交警部门将推出多种举措化解路怒堵

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经有过上述表现,但并非每个人都清楚正是自身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让本就拥堵的交通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路怒症”司机的驾驶行为极易导致道路拥堵及交通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防止“路怒”一族的壮大,深圳交警今年将重点对上述违法和不文明驾驶行为进行查处。

变道超车是市民最讨厌的交通陋习之一。

局中人

加塞、抢道

分分钟擦碰造成拥堵

张小姐去年底拿到驾照,现在每天开车上下班。她坦言,作为新手她最怕并道时被后车加塞抢道。北环辅道彩田段是每天下班必经之路,“有一次在北环大道辅道西往东方向,跟匝道上来的车并道时,就与一辆抢道小车发生了‘亲密接触’,造成了整个路段的拥堵。”

张小姐说,后来前来处理的交警告诉她,这一小小的擦碰让后面大摆1公里长龙。“当时我也很不好意思,说实话如果对方车辆不加塞,根本不会发生擦碰事故。”

说到加塞抢道,很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都将矛头指向了大巴司机。市民刘先生笑称,自己根本不是大巴司机的对手,“他们个头大总是硬挤进来,我总是会让的,但经常是让了一辆,后面的车就一辆接一辆地跟上来,排在我后面的车还要直按喇叭抗议。有次在一个路口足足堵了有20分钟。”

玩手机降低路面通行效率

市民张先生的路怒故事,要从手机说起。

“我平时喜欢玩手游,在空闲时用这种方式放松。前段时间对一款游戏很着迷,一天下午6点多深南大道有一截路堵车,我就拿出手机边玩边开车,后来不知不觉就排到了红绿灯口,玩游戏一下入了迷,红灯转绿灯了自己也没看见,车窗又关着,后面的车按喇叭也没听见。”

“突然,感觉有人拍我车窗,等我摇下车窗,对方开始破口大骂,说为过这个路口已经排了三个信号灯了,绿灯亮了,我居然还在这磨蹭。”张先生称,“当时我赶快道了歉,就把车开走了。”当记者向他提及“龟行族”的解释时,他笑着说道,他现在开车不会再拿手机出来玩,也呼吁大家开车时尽量不要玩手机。

强行变道压实线,

一男子被罚200元扣3分

昨天下午,记者跟踪采访机训大队隐形战车的民警上路对违法变线行为进行执法。在梅观转南坪快速东往西匝道,短短15分钟,就抓拍到近20辆横穿导流带行驶的违规车辆。导流带另一侧为大型车辆车道,许多货柜车为避让强行变道的车辆,不仅要减速,甚至要打方向避到左侧快车道,可谓险象环生。

一辆车牌为粤B6L9G*的白色小车直接压过实线,连变两车道,在隐形战车面前疾驰而过。民警立马追上前去,该小车速度极快,在车流中穿插变道,民警驾车足足追了近3公里才将该车辆逼停。司机黄先生下车后很是纳闷,不知为何被交警截停,看完抓拍视频后他很是抱歉,“我赶时间去开会,一时大意,没留意到,但这不能成为我违规的理由,下次一定会注意。”作为十多年的老司机,黄先生说,自己开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反过交规,也没交过罚款扣过分,这次要被罚200元,扣3分,教训很深刻,吃一堑长一智,今后一定会更加留心。

据民警介绍,在去年组织开展的专项“路怒”整治行动中,对不按规定使用转向灯、强行变道、反复穿插变道、一次变更两条以上车道、压导流线等都进行了执法,一天就查处了超过200宗。

破局之策

第1招

“隐形战车”搭档电子警察

对强行超车、连续变线、不打转向灯、违法占道行驶以及妨碍他人正常行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进行抓拍,已经成为深圳交警“隐形战车”长效执法的任务之一。同时,开展“视频大会战”,由电子警察抓拍乱变线等交通违法行为。而对于市民举报“造怒者”较多的路段、路口,深圳交警安排专门的力量进行查处。

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交警共查处随意乱变线违法行为37.2万余宗,2015年以来共查处随意乱变线违法行为18.4万余宗。

第2招

“拉链式”交替通行事故率降三成

2015年10月开始,深圳交警在全市40个路口开展“拉链式”交替通行,随着“双车”优先实施到全市全面推开。2016年,“拉链式”交替通行被深入推行,除了在已经施划交替通行标志标线的路口继续加强交替通行引导、查处工作外,还在其他未施划交替通行标识、但符合“车道减少的路口、路段”,以及因事故、拥堵等原因导致“车道减少的路口、路段”,经营性停车场推行“拉链式”交替通行。据悉,从去年11月2日至今,交警共查处不遵守交替通行9864宗。

交替通行一方面能够减少事故,提高通行效率,有效规范车辆合流时的行车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道路交通文明,有利于培养文明有序、礼让在先的良好行车习惯。综合考虑车速提升及事故下降情况,交替通行各路口通行效率提升明显。仅实行三个月,所有路口事故率较实施交替通行前下降33.4%。

第3招

市民举报,全民监督

现在,向深圳交警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的多个平台,成为不少市民赚个“红包”的好渠道。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视频记录以及热线电话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其中长期“路怒症”举报人,能提供一定数量违法线索的,交警将聘请其为“交通安全信息员”,奖励行车记录仪。

同时,只要举报的证据确实充分客观,深圳交警将依法对“路怒症”者作出100-500元、扣3分的交通违法处罚。

第4招

自我调节情绪,成为“乐路一族”

深圳市公共服务人才学院客座教授王留锋分析,“路是外在的,而怒是内心的投射。更多时候司机会把自己内心积蓄的坏情绪,在开车时宣泄出来。”

如何进行自我情绪调节,让自己成为乐路一族?王教授支招,“首先可以吃口香糖,因为在咀嚼过程中,咬的动作会带给人释放的感觉。其次可以听收音机或音乐,选一些给人感觉云淡风轻的曲子,给驾驶添点乐趣。还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或开窗换气等等。但最为重要的是要懂得自我升华,也就是想得开,比如被别人加塞时,能告诉自己,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素质更高。”

观局者

近六成车主自认有“路怒症” 市民最厌恶超车、变道、加塞

去年,深圳交警通过深圳交警政务微信和互联网征集了2235名志愿者对“我是不是路怒症”话题进行投票,调查结果表明:57.6%的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71%的人遇见过“路怒症”,经常遇见“路怒症”行为占21.1%。

今年3月3日,深圳交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聚焦城市交通安全》问卷,调查了市民最讨厌的交通陋习。截至昨日,结果显示,市民最讨厌排行前三的分别是:机动车强行超车,随意变更车道,加塞抢行,随意行驶专用车道,占比19%;行人、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闯红灯,占比17%;行人横穿马路、跨越隔离设施,占比15%。

而机动车逆行、超速和机动车不按规定打行驶提示灯均以占比14%紧跟其后。此外,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占比9%;机动车驾驶者不系安全带、打手机,占比8%。

名词解释

路怒堵

因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容易引发路怒现象的交通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拥堵。

拥堵地点:

全市各条道路全覆盖

拥堵时间:

全天候,但早晚高峰尤为明显

拥堵等级:

★★★★

知多D

路怒症:该词源于1987年至1988年间的美国,症状主要包括开车时情绪不稳定、做不文明手势、骂脏话、长按喇叭或闪远光灯、突然加速或急刹车、突然变更车道或并线,故意不让其他车辆并线、被“别”车之后一定要反击回去、开车时向其他车扔东西、停车打人等。

造怒者:当一个驾驶人做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容易引发路怒现象的交通违法行为,他就成为了“造怒者”。“造怒者

相关新闻

今年或推智能交警专盯开车打手机

市交警局局长徐炜做客《深圳事大家议》节目谈法治通城

昨天上午,深圳市交警局局长徐炜做客先锋898《深圳事大家议》节目,就近期我市开展交通大会战交警交通管理方面的话题与市民对话,解答市民问题,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徐炜表示会将市民通过电话、微信提出的共计109条问题全部带回去,分解给各个部门进行研究并反馈。

对不文明出行

进行专项整治

节目一开始,徐炜首先对我市今年将开展的部分重点交通管理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多部门联合治理开展禁摩限电工作,争取今年有明显改善;二是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龟速行驶、开车打电话等严重影响通行的违法行为的查处;三是将目前福田大队试点的铁骑队逐步推广至全市交警,通过动态执法提高路面的管事率、见警率,提升交通事件的发现率;四是进一步优化智能交通控制,缓解道路瓶颈、拥堵片区的交通;五是加强对货运车辆、公交车等重点车辆交通违法的管理;六是通过出台HOV(共乘车道)等新型交通组织模式,逐步调整和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通行的使用效率。

在接听市民电话的环节,徐炜透露,今年深圳交警对交通文明将会特别关注,针对路口拥堵情况下“闯绿灯”、滥用远光灯、龟行族等将采取措施整治。而相关措施正在研究和制定中,将会在近期推出。

科技强警,

智能化提升管理水平

“有些时候看到路面上有交警拿着本子在记交通流量,不少市民发微信来说,可不可以不要让这些孩子站在那一天到晚晒着太阳淋着雨还呼吸废气。”节目中,主持人对深圳智能交通发展水平提出了期望。徐炜称,深圳智能交通在全国比较领先,去年深圳投资建设了一批项目,估计今年4月份全面投入后,智能管理水平会有一个大的提升。“针对开车打电话玩手机,去年我们已经和企业进行了项目研发,现在基本上可以用高清电子警察检测出来你是否在打手机。”徐炜表示,交警部门可能会在今年推出治理开车打手机违法行为的举措。

同时,智能化交通还将助力路口流量控制。徐炜说,智能化管理还可对片区红绿灯进行控制,比如从原特区外到原特区内来,早高峰通过信号控制,防止车流进入市区太快导致市区内道路过于拥堵,市区高峰能容纳多少车就放多少车进来。周末在商圈周边,采取信号灯控制防止外来车过多进入商圈。除此之外,智能交通将更多地助力严重违法车辆查处、假套牌车查处。

“法治通城2016即将启动,针对路面管理秩序常态执法将采取新的手段。”徐炜在节目中透露,交警局将在治乱、治堵、治祸方面下功夫。

辅警将划分级别

赋予更多执法权力

徐炜在节目中透露,去年深圳交通死亡400多人,事故率在全国属于非常低的水平。“交通水平提升和广大驾驶员素质有关,总体评价,深圳司机文明程度在整个中国属于非常高的。这个文明环境的形成一靠自身素质,二靠法治环境,最后有一条执法高压线保障。

深圳交通管理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调动民警积极性,让大家在工作中受到尊重,有获得感。据悉,目前深圳交警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3岁,50岁以上交警有500多名。“已经有6年没有增加一名交警,但是从2009年以来车辆已经增长了数倍。”

徐炜表示,在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辅警是重要补充,对辅警制度改革会有大的举措。以后辅警也分初级、中级、高级,高级辅警会按照警察的要求条件去招录,按照警察标准去培训。在配合警察执法上会赋予辅警更多的权力,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警力不足。

统筹:晶报记者 朱晓蕾

文字:晶报记者 朱晓蕾 王华俊 通讯员 刘明

摄影:晶报记者 成江 高雷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郑则彬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