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坪山新闻网!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频道中心>坪山日志>

坪山将“资奖并重”扶持科技创新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5-03-11 16:45 坪山新闻网

位于坪山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基地、广东深圳出口加工区等重量级产业基地,将成为坪山创新驱动的主动力。图为广东深圳出口加工区。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2015年,坪山新区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的发展目标,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水平、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无疑成为坪山发展新常态的关键词。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坪山指出,要坚持不懈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服务于深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推动坪山产业“四路纵队”齐头并进,将坪山新区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名城”。

企业成为创新驱动主力军

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认定的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位于坪山的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当前已吸引了50多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入驻,总投资逾100亿元,形成了疫苗、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的集聚地。

在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路径中,2015年,坪山新区瞄准了国家级产业基地这块“靶心”。

在坪山,如今已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汽车基地、广东深圳出口加工区等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重量级产业基地,他们将成为坪山创新驱动的主动力。

根据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提供的数据,当前坪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有年产60万辆小汽车整车(其中新能源汽车4000辆)、6亿瓦时动力电池、45万台发动机、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基地被国家商务部和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基地,也是深圳市首批外贸转型示范基地。

今年初,坪山中心区和碧岭高新园区等43.86平方公里范围,成功纳入了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连同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坪山已形成了“一极两轴三城四区五基地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企业成为创新发展的主体。

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坪山新区在科技创新上实现一年一个大跨越。统计数据显示,坪山新区2014年专利申请量2599件、授权量1792件,PCT专利申请总量141件,年度专利申请总量同比增长26.97%,增速高于全市近25%,专利申请增速从以往的全市排名靠后,一举跃升为2014年全市第三的水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较2009年增长近5倍,达到8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512.9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来自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在成绩背后,坪山企业的科研资金占有的比值也在提升。据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坪山新区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15.21亿元,其中企业资金占R&D资金总量的93.3%,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与此同时,企业关键技术不断获得突破: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沃特玛动力电池组项目,被工信部、财政部和科技部等三部委列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项目”,获得1.5亿元资助;巴斯巴“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连接系统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震雄、雷柏、比亚迪等项目,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资助;比亚迪全球最大用户侧铁电池储能电站和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先后落成;德塔电动汽车公司组建了全球第一条防爆汽车生产线,率先推出全球首款纯电动防爆车。沃尔核材、超频三科技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

政府有所作为是创新驱动应有之义

“90%的科技创新来自企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是政府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年年初,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德林率队,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展开调研时曾表示。

今年2月2日,吴德林还主持召开了坪山高新技术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新区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高新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鼓励企业代表多提意见建议,还表示将创造有利条件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创新发展。

在创新发展中,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成为坪山主政者的应有之义和责任。

当前,坪山新区建立了领导挂点服务制度,定期组织高新技术企业召开座谈会,主动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并搭建了新区与企业联系的信息化平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月报机制,收集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坪山共有118家企业加入新区创新工作平台。

坪山也是全省率先研究制定政府服务外包制度的区域。当前,坪山在深圳全市率先成立行政代理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无偿代理服务,依托“织网工程”,推出网上办事大厅,使企业办事进入“指尖”时代,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好的环境条件。

在行政审批体制上,坪山通过三轮流程再造、三种审批模式(实体大厅审批、网上大厅审批、流动大厅审批)、“三单”管理(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项服务机制(行政代理服务、多证联办服务、联审联办服务)的“四个三”创新举措,当前坪山行政审批实现了“少、转、快”的优势。

根据新区统计,目前坪山区属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从390项减少至252项,压减了35%;即来即办事项由16项增加至95项,增长了5倍。行政代理服务中心成立后,其为新区企业办理政府审批及服务项目无偿提供了协办指导、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网上服务及快递服务,共为205家内资企业、12家外资企业提供了无偿代理服务,所有办结项目平均提速32%。

政策体系是创新驱动保障

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坚持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围绕企业服务,坪山还打造了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数据显示,坪山每年用于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资金达到6600万元。

2012年,坪山颁布实施了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2013年、2014年新区每年拨付创新创业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13年43家企业的151个项目获得支持,2014年54家企业的174个项目获得支持。

2013年,坪山新区再次发力,颁布了《坪山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坪山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该《奖励办法》由新区财政每年拨款1100万元作为奖励经费。2014年共7家企业的2位专家和8个项目获奖,奖励金额累计300余万元。

据了解,今年坪山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构建科技扶持政策体系,推进科技投入方式多元化改革,拟采用“1+N”模式,在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名下,设立多个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形成一个以创新创业政策为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策为点、科学技术奖励政策为补充的“点面结合、资奖并重”的科技扶持政策体系。

同时,坪山新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3年,坪山新区发布《坪山新区促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2013年—2017年每年投入不少于2500万元,用于扶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此基础上,2014年坪山新区着手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3+3”文件,将扶持产业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扩展到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这也标志着坪山新区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形成完整的相关政策体系,对全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3+3”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明确了政策的重点鼓励方向、重点资助领域,其中生物产业振兴发展政策,重点扶持制药、制剂及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重点扶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企业。

根据“3+3”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一方面大力扶持、引导新区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抓手,鼓励和引导区外优秀企业落户新区,使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在质量上持续提升。

近日,坪山新区还以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坪山片区建设为契机,制定了《坪山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实施“四大行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在开展“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行动”上,坪山新区提出,力争至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有效专利申请量达到3900件以上(年均增长15%),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50件以上(年均增长15%)。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加入我们

备案编号:粤B2-20030128号 Copyright©by ipingshan.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坪山区委、区政府 主办 深圳报业集团 深圳新闻网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