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坪山新闻网>频道中心>坪山日志>

杨绪松:治“为官不为” 要刚柔并济

来源:深圳特区报-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1-29 08:47 坪山新闻网

一手抓问责、一手抓激励,将整治不为和倡导有为两手结合。同时,还要进一步把规章做细,多方向用力促进解决

■ 杨绪松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上率下,力行八项规定、持续反对“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然而,随着改作风深入推进,我们发现,一种为官不为的暗火在滋生蔓延。时有群众抱怨,有些干部手不伸、钱不拿,但事也不办。

应该看到,治理“四风”、整治歪风,只是改作风迈出的第一步,再进一步就是要激发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正风肃纪的政治新生态下,乱作为的明火易灭,不作为的暗火难熄。以前也曾有过规章制度,但往往或失于疏松、或失于片面。同“四风”相比,为官不为不是显性的违法乱纪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模糊性。

对于“四风”,我们可以架起一条“不许干”的底线,一旦触碰就雷霆出击、铁腕整治。但对“为官不为”,则很难划出一条“应该干”的红线。因此,应该刚柔并济,一手抓问责、一手抓激励,将整治不为和倡导有为两手结合。同时,还要进一步把规章做细,多方向用力促进解决。这也说明,拔除“软钉子”,不能仅仅依靠纪委发力,更需各个部门协同努力。

为此,我们出台了《关于治理“为官不为”加强激励和问责的实施意见》,让反向问责与正向激励双管齐下。一方面,树立问责的威慑力。软钉子之所以难以拔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问责的模糊性。什么是不作为,什么是不担当,缺乏明确的界定、细致的区分,就会让庸政懒政惰政成为漏网之鱼。对此,我们逐一列出11种不作为、11种不担当情形。明确了问责方式,可以避免问责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用好激励的指挥棒。为什么会有人抱怨说“做好官难,做一辈子好官更难”?原因就在于,对敢作为的干部缺少保护机制。“你在前边干,他在旁边看,干好了他说‘早该如此’,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要干事就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缺少正向激励,只会让智者裹足、勇者止步。对此,我们实施10种奖励性激励、10种保护性激励,为敢作敢为、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受到诬告时撑腰打气,形成激励干事、宽容失误的氛围。

实施该《意见》,尽管也有不小困难和阻力,但导向明显,证明了“用问责划定底线,用激励形成导向”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因此,我们会坚决推进落实,希望让改作风的实际成效,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点滴中,彰显于干部干事的热情里。

(作者系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 原文载于2015年1月27日《人民日报》)

 

编辑:郑则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