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坑梓61处客家围屋 散落在城市间的“遗珠”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1-04-21 09:47
分享: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行走在坑梓,穿过道路两旁林立的商铺,不经意抬眼望去,总会发现有那么一两间商铺,是客家古屋披上的“外衣”。穿过巷弄,走进一栋紧挨一栋的民居,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禾坪,一个半月型的月池,一座客家围屋就这样跃入眼帘。

这样散落在坑梓各处的客家围屋,据坑梓文化中心记载,共有61处。其中已考证过的36座由梅州迁来的黄氏族人所建。黄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如今坑梓本地人里姓黄的有6000多人,占当地人的60%。每到清明、春节,各处黄氏宗祠都会举行祭祖活动。

曾经的“明珠”

围屋多背水依山择基而建。追溯黄氏围屋,不得不提的是坑梓的地形,和两条美丽的溪流——东部的阿婆叫沥和西部的大沥(沥,溪流也)。

史料记载,坑梓,为丘陵地貌,地势大致南高北低,阿婆叫沥和大沥从南向北流入淡水河。阿婆叫沥自松子坑发源,在连绵的丘陵间自东向西蜿蜒穿过。黄氏二世祖最先修建的老祠堂洪围就在河流的中上游而建,后来,阿婆叫沥的中下游段建起新乔世居。以后,在坑梓东部发展的子嗣就在祠堂上下游处修建多处新的围堡居住。

大沥自鸡笼山发源,流向大致为东北方。河南面水多,是居民聚集点。依大沥河而建有北部的青排世居,东边五马峰下的荣田世居,河流中下游处东岸的颐田世居等。

许多多黄氏后代子孙,随着19世纪中期涌现的出洋潮,如今已是“燕巢各国”,散落在天涯。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目前分布在我国香港、澳门以及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新西兰、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法国、瑞士等地。

如同已散落世界各地的黄氏子孙一样,坑梓的客家围屋随着时代的变迁,多藏在深闺人未识,散至各处,星罗棋布。

如今的模样

一座围屋就是一段历史,它们是坑梓当年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无字纪念碑。探寻这些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散落在城市间的遗珠,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坑梓黄氏家族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曾经的鼎盛直至最后日渐衰落的过去。

有的因为年久日深渐渐老化,有的已经在战火中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因年久失修墙体已现裂缝,甚至被标为“危房”,有的被全数推倒,旧址上拔地而起座座新楼。

目前,只有老坑的洪围、秀新的新乔世居、田段心的龙田世居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抚今追昔,曾经风光无限的围屋,早换了旧日模样,令人唏嘘不已。

围屋攻略

洪围:目前发现最早的客家围屋

沿着老坑社区驱车寻找洪围,一路问过去,几乎所有人均摇头表示不知道。直到走到两栋民宅中间的一条小路前,问一个路人,对方指指小路尽头:进去便是。

并不宽阔的小路进去约百米就到了一个开阔地带,正在疑惑间,就看见一座客家围屋出现在面前。这就是洪围。

围屋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由黄氏二始祖黄居中所创建,因其后有洪围山而得名。建筑布局为三堂两横带后围龙屋,朝向正东北,前有禾坪和月池。曾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大修,将一角楼式改变,但仍保留了康熙年代的风格。

走进围屋正门,抬头可见四个大字:黄氏祠堂。据黄氏族人说,黄氏二世祖黄居中从坪山移住坑梓时,特意请了风水先生来此卜居相地,才将祠堂建在现今的老坑。

沿着拱门一路进去,石板路石缝中长满了杂草,左侧有一间房子,曾经的木门换成了绿色防盗门。房屋对面无名却甚是鲜艳的小花开在了断壁上。再往里走,就是客家人的祠堂。

洪围是深圳市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客家宗祠与住宅合一的围龙屋。2001年6月。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乔世居:老房子里的新生活

在坑梓人民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拐弯走进一条小巷子,再绕过一个小巷子,就看到了新乔世居的侧门。

沿着小路,记者找到新乔世居的祠堂。据《黄氏族谱》记载,黄氏三世振清、振南、振宗分家,振宗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起围堡“新乔世居”,其建制为“四堂四横一围一池一望楼六碉楼”,是一座城堡式客家围堡,层次分明,左右对称。客家围中的堂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深具防御功能。

相比较很多围屋已经被闲置,新乔世居里除一些房屋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被禁止出租外,不少房间里都有居民居住,所有人都是来深建设者,曾经是富人居住的围屋如今变成了打工族的住处。

沿着围屋一路走到后面,正值黄昏,孩童在走廊间嬉戏玩耍,妈妈们在旁边闲话家常,还有少年搬着桌子凳子在屋外写作业,更有人在围屋的菜地旁生火做饭。

记者参观了几位租客的房间,发现每个房间都是由一个大房子分成两间,屋子里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大白天里不开灯就像晚上一样,房间十几平方米,但是有阁楼,有些阁楼因为坏掉已经不能使用。

“虽然环境比附近的农民房差不少,但是老房子冬暖夏凉。而且邻里之间经常串门,大家相处很融洽。”住户张先生说。

龙田世居:深闺“佳丽”人未识

“龙门得意揭春榜,凤诏新颁建立田。”百年如一日,这副对联贴在龙田世居正门口,映照了这个占地5000平方米围屋曾有的鼎盛。虽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龙田世居却从未正式向游人开放,从1997年黄氏族人迁出围屋,到2006年最后一批租客离开围屋,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

世居的前门不远处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在后院的围墙,黄氏子孙为了保护祖屋不被擅闯,加上了铁闸。慕名而来的客人若要参观,可由围屋旁边的居民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引领进去。

龙田世居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170多年,由黄氏六世祖黄奇纬创建,黄氏六、七世也是黄氏家族最鼎盛的时期。抗日战争年代,这里还受到日本军的侵略,至今外墙上还留有枪孔。解放后,这里还曾被当作国营坑梓农场总部。

与别的客家围屋不同,龙田世居三面环水,呈半圆形,另一面是高大的围墙。从外形来看,这个半圆形的河岸与外墙成“龟背”状图案,是各地围屋少见的。

虽然历经风雨,但围屋外墙上描绘的图案还历历可辨,堂屋与天井的墙壁上还存留着斑驳的花鸟松石彩绘图,雕梁画栋无不诉说着这个家族的历史。

因为年久失修,世居的墙体已经有了裂缝,有部分墙面倒塌。“因为是文物,不许乱修,我们只能眼看着它这样了。”看着自己曾经生活了40年的地方,看着这块祖祖辈辈的“根”,今年53岁的黄其兴有些无奈地说。黄其兴是黄氏子孙的一员,如今是田段心的居民小组长,也是龙田世居现在的守护者。

编辑:巫伟敏